课堂教学是学校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本着在交流中提升教研能力,在学习中引领教学方向的目的,2021年4月19日在数学教研组长文平的带领下,学校部分数学教师来到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分校开展教研活动。此次活动有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分校承办;来自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分校的王钰琪老师,曾志跃老师分别展示了两节生动、具有各自风格的数学公开课。
王钰琪老师分享课堂展示《七年级数学月考试卷讲评》课堂设计了学生考试情况数据分析以及每个学生自查满分表,分析自己试卷中的过失丢分;通过互助学习完成基础错题,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学习;通过难题的独思独做,互助组活动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学习单,组长组员双线评价,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曾志跃老师分享学习课堂展示《二次函数板块复习(1)》,通过抓定义、抓教材、抓书写、抓动手,由浅入深,注重知识点对应中考考情,分知识点对应考试题型复习,学生互助共学参与,双线评价,极大鼓励了学生从“听懂”“看会”到“做对”“讲清”。
课后由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数学组向大家分享学习课堂专题发言《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向我们展示了分享学习课堂要培养学生“人人敢讲,人人会讲,人人善讲”,学生在课堂中不但要学会“听懂”“看会”,还要达到“讲清”“活用”,最终达到成为“会学习,会合作,会表达,会评价”的适用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人。
最后由武侯区教研员张玉华老师和黄祥勇老师点评:学习分享型课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落实。通过学习型课堂,达到让学生会学习、会合作、会表达、会评讲的“四会”学生。要想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就应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给予学生在课堂上展示的时间、机会,以及让学生相互评价,让同学们寻找学习的乐趣。根据改革以来的统计,学生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师生的幸福感有明显提升为初三冲刺阶段的复习给出了宝贵意见,使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耳目一新,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