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30日上午九点,由成都市郊区新城教研联盟主办的聚焦语文文章运用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在浦江实验中学举行,我校七年级语文组老师参加活动并学习研讨会会议精神。
此次活动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蒲江实验中学老师展示课;第二,新城教研组组长对展示课进行点评;第三,黎炳晨老师关于语文教学的讲座。
黎炳晨老师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语文教学的讲解:
<!--[if !supportLists]-->一、<!--[endif]-->当下初中语文教学四大不可忽略的背景。中考高《考试说明》2019年后逐步取消;2021版义务段课程标准即将颁布,强调注重单元导读的编者意图;统编本教材修订基本完成,强调注意单元任务、预习提示、自读课文的批注(补充、感悟、阅读提示)、课后习题、知识系统(课文后面补白[七年级词性、八年级短语、九年级语法]);注重素养立意的学科测评,即知识立意阶段(是什么?);能力立意阶段(为什么?);素养立意解读那(分析综合考题)。
<!--[if !supportLists]-->二、<!--[endif]-->九年级语文教研:如何上好讲评课。黎老师通过西川中学一堂讲评课堂对比学生讲评与教师讲评,分析发现学生从三个细节着手,第一:二十分钟的环节设置(为什么?);第二:关于比喻(修辞手法)与比喻句(分析的对象);第三:比喻句中修辞的使用。最后得出结论:老师是从已知角度直接给知识点,学生则是偏重思维过程的讲解。
<!--[if !supportLists]-->三、<!--[endif]-->结合2020年中考易失分8道题来谈怎样上好语文课。从八个方面进行讲解,第一,能力细节化,以文意梳理题为例,应提取信息;整合信息;概括信息。第二,能力层级化,即阅读层级分,A卷:是什么(表层低层级阅读);B卷:为什么(高层级阅读:问二者的关系)。第三,教材类型化;第四,教学可视化;第五,材料特质化;第六,读写结合;第七,思维过程化;第八,情境考查。
<!--[if !supportLists]-->四、<!--[endif]-->精准、简要、实用。教材分析一定要体现编者意图,教学生方法,学会举一反三;凡是与教学目标无关的全部砍掉;最后测评学生掌握情况。
通过此次学习,我们了解到在教学活动中应站在思维角度还原思维结构,切忌从已知的角度直接给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