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 深度学习 核心素养
-----走进昌乐一中“翻转课堂”学术研究及成果展示活动
2016年12月2日--5日我校教师何洪波、江翠参加了在山东省潍坊市昌乐一中举办的“全国翻转课堂学术研讨暨成果展示交流活动”。本次活动分为学术研讨和现场教学展示两大模块。此次盛会集结了全国“翻转课堂”专家智慧和各学段“翻转课堂”实验学校的实施经验,总结推广各地在“翻转课堂”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开展了交流与分享。来自全国各地近200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模块一:“翻转课堂”之高端论坛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祝智庭做了《翻转课堂新发展》的专题报告:翻转课堂是目前全国范围内传唱的教学改革之歌,我们要善于去发现“翻转课堂”的智慧火花,包括了生本思想的体现、人机合理分工、教学方法优化、集体智慧发展、教改的领导力等方面的协调配合。翻转课堂中视频微课的“心动设计”要做到:问题化+情景化;结构化+可视化;科学性+趣味性等相结合。微课资源的普适设计要具备“小粒度,富媒体”、“自足性,不粘连”、“多元化,预植入”等的特点。祝教授也指出,翻转课堂就是教学活动时序的重构即“逆序创新”。思想观念的改变将会引领行动的改变,不是简单的模仿,需要教师的创新,学生的创新。
模块二:“翻转课堂”之课堂展示
本次课堂展示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展示。其中包括了语文、数学、英语、生物、政治、历史、物理、地理、化学等八大学科共150多节展示课。来自昌乐一中及全国各地的名师们,让我们享受了一场“翻转课堂”的视觉盛宴。每位老师共90分钟时间,两个课时,把最真实的“翻转课堂”展示给参会的老师们,他们从第一课时的“教材自学+微课助学”学生根据老师发放的自学案,进行课前充分预习,完成相关的预习任务,并完成“在线测学”。老师在这一环节中巡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搜集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与设计,使得下一课时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实现精准化教学。第二课时为课堂展示阶段:老师根据在第一课时的“教材自学+微课助学”中,学生不能解决的疑难点进行讲解突破,让学生在把握本课主要知识点的同时进行相关的交流展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敢说,会说,能点评。老师们精湛的教学水平、掌握信息化手段与教学的融合、对教材的深刻把握和解析、课堂教学中智慧等赢得了听课专家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对于翻转课堂,我们许多的学校和教师非常重视课堂形式的变化,但对于课堂内涵和本质,还缺乏深入的探讨。翻转课堂是面向未来互联网时代学校教育变革;翻转课堂是以学习个性化、自主化与社会化为主调的立体学习文化;翻转课堂是对教学活动时序的“逆序重构”。希望能够借助本次学习,对我校“e课班”的教学有新的启示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