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师德提高素养 面向全员注重实效
——金堂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教师暑期全员培训纪实
16日上午九点的钟声正式拉开了本次暑期培训活动的帷幕,来自成都市通锦中学的政治高级教师、四川省高中政治教学名师,成都市通锦中学德育主任郝东升老师就“学生社团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这一主题展开了第一场讲座。讲座一开始,郝老师便抛给大家一个问题——我们的教育能给孩子什么东西?然后他以循循善诱的语气,围绕“学生社团课程”这个主题,层层递进,步步紧扣,向我们的老师讲述了什么是社团、为什么开发社团课程、怎样开发社团课程以及社团课程的价值取向等。郝老师的讲座条理清晰,主题突出,他的讲座内容一次次和在场的老师产生共鸣。
16日下午来自四川师范大学的张伟教授在全体参训人员热烈的掌声中,带着他博学睿智的人格魅力,就“学法的改变与教法转型”这个近年来学校教学的热点主题开始了下午的讲座。张教授首先以美国作家帕克·帕尔默创作的《教学勇气》一书引入今天的讲座内容,这一方式很快便激起了在座老师的兴趣。接着张教授结合本堂讲座主题,从课堂难题与学法变革、课堂转型与学法变革、学教统一的转型策略这三个不同的层面为我们阐述了他多年以来对学法的改变和教法转型的研究成果,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很强的操作性,可以说,这场讲座如清风拂面,我们在张教授渊博的学识中沐浴了一场教学的文技巧恩泽,感受到了教学教法变革的迫切性。
17日,是此次暑期培训活动的第二天。上午九时,四川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游永恒教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而且美好的印象。他以“中学生常见心理障碍的诊断与干预”为主题的讲座,掀起了此次培训活动的高潮。游教授逻辑思维清晰,学术观点创新,更重要的是他口才雄辩幽默,为上午的这堂讲座带来许多欢声笑语,营造了轻松的培训氛围。游教授善于利用生活举例,心理学上很多深奥的专业术语被他融入生活中的实例后,不仅让在座的老师听起来觉得津津有味,而且更是便于老师们理解和接受。于是在游教授这种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的语言中,我们的老师丰富了自己心理方面的知识,更是提高老师针对学生焦虑、抑郁、创伤等常见异常心理的关注警觉度级干预能力。
下午,彭联华教授的讲座是此次暑期培训活动的最后一场讲座。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的他,不仅是重庆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客座教授,也是青少年素质教育国家规划重点课题带头人、教育部“家庭教育指导师”导师。他带来的以“心理督导”为主题的讲座,睿智深刻,新颖实在,有自己迥异他人的讲话风格。下午的讲座内容围绕“心理督导”,从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诱因、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技巧、杜绝或减少心理问题的引导等各个方面拓展开来,为在座的教师们展开了一副宏大的学生心理观摩图,并且他提醒了我们要重视学生心理问题,在学生心理问题上,任何一个小细节都是不容忽视的。彭教授的讲座给我们的学校教育敲响了一记警钟,提醒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老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问题。
最后,本次暑期培训在聂晓云副校长的总结下圆满地落下了帷幕。整个培训过程,每一位专家的精彩的讲座都不同程度的和参加此次培训的老师们产生了共鸣,也就是在这些共鸣中,我们进步着、收获着,共享了一场精神世界的饕餮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