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初阳,曦光透过淡淡的薄雾,天地之间,浸染一片辉煌,温暖中悄然唤醒静谧中的天府之国——成都,而在成都之郊,九曲回肠的千里沱江,聚源金堂,奔腾万古,从时光里走来,在打渔人的一声晨歌中,唤醒城市的呼吸。沱江之畔,金山森林公园,高木林立,枝桠遒劲向上,常绿乔木则浓阴繁森,一切都勃发苍劲。公园之侧,朗朗书声不绝于耳,“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恍然间,似乎回到了孔子与弟子坐而讲学的文宏脉彰的时代。这声音便是从金堂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里悠悠传来的。
金堂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创建于2009年,以沱江“奔腾不息,志鸣天堑,源远流长,德润金堂”的江水文化塑造“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殷切关怀和县教育局的倾心指导下,学校紧紧依靠全体教职员工,积极整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力量,秉承卓越精神,不断开拓创新,在前进的道路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辉煌成绩。2011年,金堂县成功加入了新教育实验区,学校有幸成为全县首批新教育实验学校,融入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实践。2013年我校又成功通过了成都市“新优质学校”的创评验收。2014年,学校在唐中福校长的带领下,开始了全面的教育教学改革,全体教师同心同德、和舟共济、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致力于把学校打造为金堂独具特色的教育名片和卓越的教育品牌!
一、“成都典范、西南名校”,指领学校未来发展。
办学目标是学校发展前景的形象设计,是学校未来要达到的质量水平标准。学校在办学之初就定位于高起点、高规格、高品质的全新民办初级中学。坚持以“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依据“铸炼特色,优化结构;打造品牌,迈向卓越”的办学思路,按照“立足高位”、“特色立校”、“建立品牌”的三步发展战略而成为金堂初中阶段学校教育中的典范,为使学校迈向更高的台阶,对金堂教育及周边地区产生影响,积极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把学校办学目标定位成“成都典范,西南名校”。常言道:有远大的目标,才会有卓越的成效,目标不可以不大。另一方面,目标决定方向,有目标才会有追求,有追求才会有动力,有动力才会自强不息,才能攻坚克难,拼搏奋进,才能达成目标,迈向卓越。学校办学目标的确定犹如竖起了一面旗帜,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二、建设“沱江源”文化,铸就卓越教育品牌。
文化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是学校的灵魂。朱永新教授曾说:一个学校如果缺乏文化,师生就会陷入一个干枯、荒芜的地带,文化的缺失带来精神的浮躁,教出来的孩子可能是有知识没灵魂、有记忆没有根底的“怪物”。有卓越文化的学校,会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该秉承什么,用什么样的理念影响师生生活,因而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在学校中得到舒展、成长,让普通人的潜力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
金堂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地理位置优越,坐落于美丽的“天府花园水城”——金堂,千里沱江由此蜿蜒而去,悠悠江水承载了这片土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她万古不息、九曲回肠,志鸣天堑、德润金堂,学校也如这沱江一般,以最优质的教育滋养金堂人民,这是学校的信仰!它秉承着“天道酬勤、自强不息”的执著信念,遵循着“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坚定理念,涵养着“同源共流 、奔腾不息”的坚韧精神,促使学校形成了“学究源头 、思竞活水”良好学风;学校的老师也传承和弘扬着学校“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优良教风。“江奔千流、海纳百川”的校风如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时代骄子,谁与争锋? 这就是外实校要培育的卓越文化,这就是外实人的灵魂!
三、打造“三阶课堂”,构建了卓越课堂模式。
为深化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引领学校卓越品牌建设迈向新台阶,学校以朱永新教授关于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说”和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课堂教学“三次学习,三个水平,阶梯递进,成就卓越”的“三阶课堂”模式 。
“三阶课堂”模式是教师跟据初中学生的认知和成长规律,把课堂教学建立在准确把握学情,科学设定目标,精心设计流程的基础上,全面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引导学生通过“独立专研、合作分享、集体研讨”三次学习,在已有的基础上循序渐进,从“经验水平”发展到“理解水平”,最后形成本堂课的“生成水平”。本堂课的“生成水平”又作为下一堂课学习的基础即“经验水平”。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的阶梯递进,螺旋上升,最终达成卓越教育成果。
为推动学校“三阶课堂”的建设,学校特聘四川师范大学教科院副院长李松林教授为学校的课改专家顾问,李教授以“问题驱动下的阶梯式教学”为核心,结合学校实际教学情况,多次到校讲座指导,使学校“三阶课堂”的建设更有成效。
四、实施“三全德育”,改变学校育人范式。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德育。学校极其重视德育,因而确立并实施了“三全德育”理念。“三全德育”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倡导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细化落实人人参与、时时渗透、处处体验。学校教师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为人师表的准则。立德修身,立德树人,廉洁奉公,心正身正,对待学生都一视同仁,公正公平。以德育人,以德育德,教化学生以德为本,自强不息,不怕困难,不畏挫折,敢于拼搏奋进,勇于负责承担。还教诲学生以德立学,天道酬勤,积极积累新知,持之以恒,方能学有所成。“自强不息,天道酬勤”与学校“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后者以前者为先决条件,前者以后者为终极目标。同时二者互为动力,相互促进。
五、推行“四自教育”,变革学生成长方式。
“四自教育”即“自主管理、自我服务、自主学习、自我教育”,是在无限相信学生潜力的视野下,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在重新审视自我的基础上,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正确认识自我,不断挖掘个体生命的潜在力量,最大限度发挥个体的自主性、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本质力量和主体力量,变革学生的成长方式。
学校在各年级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由自主管理委员会对年级进行常规督查;各班开展“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活动,让每一个学生承担一个岗位,坚守一份责任,成就一种品质;早晚自习积极倡导无教师值守;每天学生自主召开小班会,总结学习得失。这些管理方式的变革和实施,让学生成为了实际的管理者、教育者、学习者,唤醒了他们自我教育的意识,极大的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的自我服务、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的成长方式有着重大改变。
六、引进“疯狂英语”,提振师生精神状态。
“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学校作为外国语实验学校,除了注重传统英语的教学外,更关注学生自信的培养和学生生存状态的改变,为此,学校引入开发了高分高能“疯狂英语”活动课程。
“疯狂英语”以“改变学生生存状态”“提振学生精气神”为核心,紧紧围绕 “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习兴趣、教会学习方法”,开展实施了“跑步英语”、“课前三分钟读英语”、“十分钟读英语”、“英语背诵大赛”、“英语单词王大赛”等英语学习形式,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学习形式,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和兴趣不断被激发,学习的热情也逐渐提升,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生变得更加的自信乐观、朝气蓬勃。
七、开展特色活动,凸显卓越课程特色。
学校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培养,提升其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积极开展各项特色鲜明的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社团活动和主题活动。目前依据现有办学条件,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开设了涉及运动、艺术、文学、学科知识等各类社团50多个,主题活动主要有艺术活动月、体育活动月、励志远足、综合实践等。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主题活动,让学生的课外兴趣得到极大的发展,特长和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意志品质得到进一步增强。如暑期的综合实践训练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锻造了强大的生命意志和长城般的钢铁纪律;励志远足培养了学生顽强的毅力、坚韧的精神,也使学生能够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体育活动月强健了学生的体魄,增强了学生体质,并培养了学生团结一致、拼搏奋进、永不言败的精神品格;艺术活动月,则让学生的心灵在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下,变得丰盈而典雅。
八、加强对外交流,推动教育国际化进程。
自2011年开始,学校就与新加坡淡滨尼中学结为友好学校,双方已经定期将开展了多次文化交流活动,每年选派部分学生与到新加坡互访交流。学生通过跟班听课、住家生活、沟通互动等形式,体验了异国别样的学习生活方式,此外,还参观当地的风景名胜、历史文化名城,感受体验完全不同的文化和地域风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2015年,学校又与澳大利亚希尔斯国际学院结为友好学校,学校又为学生的成长和学校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九、开设“E课堂”,逐浪时代教育的新潮流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下社会最流行的词语,互联网已经全面深入到现代社会的各行各业,教育亦是如此。为了使学校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推动教育的现代化,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的现代课堂模式的有益作用,2015年秋季,学校投入近百万元,在金堂县率先探索开设了2个“E课班”,老师和学生每人一台平板电脑,老师利用平板进行授课,学生利用平板进行学习,便捷高效,及时准确,深刻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十、优异的中考成绩,彰显卓越教育的高品质。
近几年,学校通过各项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提升,在中考中连创佳绩。2013年943人参加市中考,570人被省重点中学录取,我校包揽全县前10名,前20名我校占18名,前100名我校占75名。2014年1036人参加市中考,566人考入省重,全县前10我校占9名,前20占17名,前100占74名。在2015年中考中,893人参加市中考,共544人被省重点中学录取,600分以上高分段人数我校达45人,其中卓越班总平超成都市区重点高中录取线20分,我校升入省重点中学金堂中学火箭班101人,占火箭班总数的75%;升入金堂中学树德实验班71人,占树德实验班总数的71%。
卓越教育的建设,特色品牌的树立,引来了《环球时报》、《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西部教育》、《时代教育》、《新金堂》、《金堂电视台》等媒体纷纷对学校和老师的宣传报道。2015年7月,新教育年会在金堂召开,朱永新教授及全国各地专家、教师200余人到校参观,得到了朱永新教授的肯定,受到了来宾们的高度赞扬。2015年9月以来,学校先后吸引了云南大理、河南宝丰、绵阳、资阳、温江实验学校、什邡实验学校、郫县等地的教育团队来校考察交流学习。
回首学校的改革发展历程,那些曾经的困惑和艰难似乎还犹然在目,但是那些闪耀着外实校人辛勤和智慧的改革成果却让我们激动不已,也更加坚定了学校改革发展的方向和信念,我们外实校人也必将以更大的热情和更大的决心团结一致、开拓创新,朝着共同的目标“成都典范、西南名校”的目标勇往直前!我们相信,金堂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一定会像那奔腾不息的千里沱江,浩浩荡荡,绵远悠长;像那从沱江之上冉冉升起的太阳,照射大地,光耀西南!